该回顾性研究入选了2017年-2022年的377名allo-HSCT患者。为预防排除反应,患者在术后5天首先采用雷帕霉素治疗,维持治疗100天后逐渐减量值术后180天。雷帕霉素的血药浓度每周监测两次,以维持在5-14ng/ml的目标浓度。其他免疫抑制类药物包括环磷酰胺、肌酚酸酯孟鲁司则根据病种的不同服用。为防止病毒感染,患者均服用阿昔洛韦,而对于CMV血清阳性的患者从2019年起还服用莱莫维韦。有真菌征兆的患者则服用ISA。ISA的血药浓度每周监测一次,并根据TDM维持在3-9ng/ml治疗水平。
患者所有以下信息均准确记录:人口统计学特征、潜在恶性肿瘤、移植时的疾病状态、预处理方案、供体类型、既往抗真菌药物使用情况、急性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存在、使用莱特莫韦(letermovir)进行预防性治疗、使用免疫抑制剂(ISA)的指征(包括切换至ISA的原因)、抗真菌治疗的持续时间、β-内酰胺类抗真菌药物(b-IFIs)以及ISA的稳态浓度。
377名患者中有51人接受了2周以上的ISA治疗,中位治疗期为140天(14天-40个月)。共22位患者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其中9位最后发展为慢性排斥反应。共17位患者(17/377)因既往诊断为侵入性真菌感染(IFI)而持续使用ISA。其中一名患者因不明原因的发热,将ISA改换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治疗,但最终死亡。34位患者时在术后诊断IFI后服用ISA。
这34位患者中,有16位因确诊或疑似IFI(b-PP-IFI)而使用ISA治疗。其ISA TDM中位数为3.7mg/L。这16人中有6位最终因IFI死亡,其ISA TDM中位数是2.7 mg/L。5人因IFI死亡,1人因病情发展死亡。8人的IFI着重在持续ISA治疗下治愈。
总共18位因预防性用药的ISA治疗患者中,其ISA TDM中位数为4.1mg/L。1例患者因病情发展死亡,2位因肺炎恶化换了药,15位患者则最终感染控制。如图1、2所示)。
所有34例患者中,临床和放射反应率(RR)为68%。其中低概率IFI患者中的RR(15/18)要高于确诊IFN患者(8/16)。

在治疗过程中,ISA和雷帕霉素均为发现过量的情况,也没有观察到与ISA和雷帕霉素相关的毒性作用,因此没有患者因这两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不得不停药。但要注意的是治疗过程中一直有TDM的辅助,并针对性的做了调整。在1年后的随访调查中,51例同时服用ISA和雷帕霉素的患者中有22位已去世,其中8例与IFI有关。不过这78%的1年生存率依然比ISA无反应患者群的18%生存率高了很多。
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ISA 是一种潜在的替代方案,可用于减少不良事件和药物相互作用。其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环境中作为抗白血病药物(AFP)和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已得到部分研究的证实,且结果令人鼓舞。而且本真实数据研究显示,ISA在于雷帕霉素联用时,造成过的副作用并不显著,在预防或控制IFI中有良好的表现。但是,TDM在整个治疗过程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患者两种药物的血药浓度始终控制在有效范围内。这说明TDM在药物联用治疗中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