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创新】重症感染精准诊疗解决方案产品发布!
发布日期:
2023-02-15
浏览次数:
0

我国重症感染形势严峻

临床诊疗面临挑战



近年来,尽管我国重症医学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严重感染依然是威胁重症患者生命的常见病,是导致病死率增加的主要原因。据相关资料显示,美国重症感染人群发病率为300例/10万,50%为非ICU住院患者,25%在院内死亡,脓毒症休克的病死率高达50%以上。我国虽然没有全国范围的流行病学资料,但多中心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重症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与美国持平甚至更高。

对于重症感染患者,早期诊断及合理抗感染治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预后,但由于自身疾病和其他潜在危险因素的影响,危重症患者通常疾病进展较快,且在抗感染治疗过程中,抗菌药物在体内的分布、转运、作用强度、清除速率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参数发生改变,从而改变药物在感染部位血药浓度,因此,临床上常规抗菌药物种类以及剂量的选择并不适用于此类患者。

如何实现重症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合理精准的抗菌治疗,正确评估抗感染治疗的有效性及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对抗感染治疗的影响,继而改善重症感染患者的临床结局。


【持续创新】重症感染精准诊疗解决方案产品发布!




细胞因子—重症感染早期诊断有力武器


细胞因子是一大类多功能、分子量小、分泌型的蛋白质。当机体遭遇病原微生物感染时,免疫细胞、感染部位的上皮细胞与血管/淋巴管内皮细胞会产生多种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将免疫细胞召集至感染部位,共同构成清除感染的防御反应。
细胞因子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促炎症细胞因子,可以帮助激活很多种免疫细胞,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第二类是抑炎型细胞因子,能够消退或抑制炎症反应,使机体回归稳态。

为何要检测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参与机体免疫反应和炎症反应,是非常灵敏的炎症指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动态监测细胞因子水平,可及时发现疾病转重倾向,及时治疗、避免或降低病情的恶化风险,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目前,临床主要检测的细胞因子主要包括: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α-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


细胞因子在重症感染中的临床价值

1. 辅助诊断早期感染,及时指导治疗,避免病情恶化;更早评估药效,避免过度治疗。

感染生物标志物专家共识指出,IL-6比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要更早升高,且2小时就到达高峰,因此可以使用IL-6来辅助急性感染的早期诊断。IL-6也可用来评价感染严重程度和判断预后,当IL-6>1000μg/L时提示预后不良。

【持续创新】重症感染精准诊疗解决方案产品发布!


2.鉴别感染源

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在细菌及病毒感染时会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和改变,当相关细胞因子超过临界值,则可以作为感染源的鉴别依据。


【持续创新】重症感染精准诊疗解决方案产品发布!



3.预警细胞因子风暴,及时治疗,提高重症患者生存率

脓毒症、重症感染、噬血细胞综合征、肿瘤免疫治疗或大手术患者均可引起细胞因子风暴。监测细胞因子并及时治疗,可以提高重症患者生存率。


4.评估机体炎症和免疫状态(SIRS/CARS/MARS),提供精准治疗

重症感染患者可能存在三种炎症/免疫状态:SIRS(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症)、CARS(拮抗性炎症反应综合症)、MARS(混合性拮抗反应综合症)。监测危重症患者细胞因子水平,有助于分清免疫/炎症状态,提供精准治疗。

【持续创新】重症感染精准诊疗解决方案产品发布!


5.监测重症患者免疫功能

重症感染患者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促炎性细胞因子会显著升高,若细胞因子未升高或轻微升高,而CRP或白细胞明显升高则提示患者免疫功能受到抑制。

细胞因子作为灵敏的炎症指标,其表达调控失衡与重症感染的发生、发展相关,是重症感染早期诊断的有力武器。



抗菌药物血药浓度监测

助力临床合理精准治疗


临床上一旦遇到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的重症病人,医生和药师们总会觉得束手无策,到底是抗菌药物选错了?遇到了超级细菌,还是药物剂量不足,亦或是给药方式不正确,太多的影响因素互相干扰,除了药敏培养试验,还有什么技术方法能够帮助临床医生优化抗感染的方案呢?大量研究表明,治疗药物监测可以从抗菌药物PK/PD角度优化抗菌药物的临床给药方案。


抗菌药物血药浓度监测必要性

目前,TDM 实际应用最广泛的抗菌药物为糖肽类抗生素、噁唑烷酮类抗生素及三唑类抗真菌药物。
糖肽类抗生素以万古霉素为代表,相关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其杀菌效应与其血药浓度超过 MIC 的时间及抗生素后效应(PAE)有关。万古霉素对肾脏有明显毒性。当与耳肾毒性药物如氨基糖苷类合用时,肾功能减退者用药时,长期使用时,万古霉素药物代谢性质特殊患者用药时,进行TDM更为必要。有研究显示,约有 67% 的患者谷浓度高于或低于正常范围;且其谷浓度与疗效及毒性密切相关,>15 mg/L 时,肾毒性明显增加。而属于噁唑烷酮类抗生素的利奈唑胺,其药代动力学同样受到个体间,肾功能、联合用药情况、用药时程、患者年龄及体重等影响。因此,具有这些临床因素或需延长用药的患者,建议通过治疗药物监测来指导早期的剂量调整。另外,伏立康唑、泊沙康唑等三唑类药物治疗窗较窄,个体差异大,研究提示血药浓度与疗效和毒性均有相关性。且三唑类药物在体内呈非线性药动学过程。患者在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此药时,可能产生药物蓄积而引起毒副作用;另外,通过抑制肝药酶及 P2 糖蛋白等作用,可与大量相关药物产生相互作用,且这些相互作用大都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由此引起的药物安全性问题必须予以重视。通过血药浓度变化即可以监测可能发生的反应,从而及时作出临床对策。

当前,万古霉素、伏立康唑、利奈唑胺等抗生素TDM在临床精准治疗的重要性已成为共识,临床开展抗生素TDM的需求日益增加。




丹大生物重症感染精准诊疗方案

为重症感染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丹大生物解决上游关键原材料这一卡脖子问题,采用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技术,创新性的将细胞因子检测项目与抗生素药物浓度监测项目融合,形成了重症感染精准诊疗独家解决方案。感染/炎症诊断(IL-6、IL-1β、IL-8、IL-10、TNF-α)+抗菌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万古霉素、伏立康唑、利奈唑胺、替考拉宁、美罗培蓝等),双剑合璧,助力重症感染精准诊疗。同时,丹大生物化学发光解决方案实现了样本进结果出的全自动高速检测,拥有无人值守、全程质控,结果稳定可靠等优势。切实为临床个体化精准诊疗、完善的专业检测服务,守护患者生命健康。

【持续创新】重症感染精准诊疗解决方案产品发布!


END



相关推荐